在吊车租赁市场中,按工作量出租吊车为客户提供了一种灵活且经济的租赁方式。然而,准确评估工作量并非易事,它涉及多个维度的考量,直接关系到租赁双方的利益与合作的顺利开展。
首先,货物吊运数量是评估工作量的关键指标之一。对于物流园区中装卸电商小件包裹这类工作,统计包裹的吊运件数相对直观。假设一个物流园区每天需吊运 10000 件小件包裹,吊车操作员每小时能吊运 1000 件左右,那么仅从吊运数量来看,完成这批货物吊运大约需要 10 小时的工作量。但对于大型建筑材料等货物,不能单纯以件数衡量,而要综合考虑货物的重量和体积。例如,吊运建筑用的预制混凝土板,每块板重量达 3 吨,若需吊运 100 块,总重量就是 300 吨。将货物重量与吊车的起吊能力相结合,若一台 10 吨吊车每次起吊 8 吨(考虑安全系数),吊运这 300 吨货物大约需要 38 次起吊操作,这便构成了工作量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吊运距离同样不容忽视。在大型工地或物流园区内,货物从存放点到使用点的距离长短会对工作量产生显著影响。如果吊车需将货物吊运较短距离,如在一个紧凑的仓库内,从货架一端吊运至另一端,距离仅为 20 米,相比吊运距离达 200 米的情况,工作量明显不同。吊运距离长不仅增加了吊车运行时间,还可能涉及更多的操作环节,如调整吊车位置、改变起重臂角度等。以每次吊运货物行驶距离乘以吊运次数,就能得出一个大致的吊运总行程,以此评估因吊运距离产生的工作量。例如,一台吊车每次吊运行驶距离平均为 50 米,共吊运 500 次,那么总吊运行程就是 25000 米,这是评估工作量的重要依据。
吊运难度也是准确评估工作量的重要因素。吊运不规则形状的货物,如大型雕塑、异形钢结构件,相较于规则形状货物,需要操作员花费更多精力调整起吊点、控制吊运过程中的平衡,难度系数大增。在一些特殊环境下吊运,如在狭窄的巷道内、高空复杂空间中,也会增加操作难度。对于这类难度较大的吊运工作,可通过对比常规吊运作业,设定难度系数。例如,常规吊运难度系数设为 1,在狭窄巷道内吊运难度系数可能为 1.5,那么同样吊运次数下,难度大的工作量就是常规工作量的 1.5 倍。
此外,作业时间限制也会影响工作量评估。若客户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货物吊运任务,吊车需要高频率作业,设备损耗和操作员工作强度加大。比如,原本正常情况下一天吊运 100 吨货物,现要求半天内完成,这意味着吊车单位时间内工作量翻倍,需要在评估工作量时充分考虑这一因素,适当提高工作量评估值,以反映实际工作强度和难度。
按工作量出租吊车时,准确评估工作量需综合货物吊运数量、吊运距离、吊运难度以及作业时间限制等多方面因素。通过科学、细致地考量这些要素,租赁双方能够合理确定租赁价格,保障租赁业务的公平、高效开展,实现互利共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