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土壤选择与改良
土壤类型:选择疏松、排水良好、肥沃且偏碱性的土壤,pH值6.0-7.5为宜。可用腐叶土、园土和河沙按3:2:1的比例混合配制。
土壤改良:若土壤粘性较重,可增加河沙比例或掺入珍珠岩、蛭石等轻质材料;若肥力不足,可添加腐熟有机肥(如鸡粪、牛粪)或骨粉、饼肥。
二、光照管理
光照需求:海棠喜光,春秋冬三季需每天接受至少4-6小时的直接光照,夏季需遮阴50%-70%,避免叶片灼伤。
摆放位置:春秋季可放置在室外空旷、光照良好的庭院、阳台或窗台;夏季移至室内散射光处或用遮阳网遮挡;冬季置于室内光线较好的位置,必要时使用植物补光灯。
三、温度控制
适宜温度:生长适温为15-25℃,冬季需保持5℃以上,避免冻害。
夏季降温:温度超过30℃时,增加浇水次数、遮阴降温、向植株周围喷水增加湿度。
冬季保温:地栽海棠可在基部堆土30-50厘米,用草绳或防寒布包裹树干;盆栽海棠移至室内温暖处,或用泡沫箱、旧衣物包裹花盆。
四、水分管理
浇水原则:遵循“见干见湿”,即土壤表面干燥后再浇水,浇透至盆底有少量水渗出,避免积水。
季节浇水:
春季:生长旺盛期,每2-3天浇一次水,天气干燥时增加次数。
夏季:生长减缓,每3-5天浇一次水,早晚浇水,避免正午。
秋季:生长高峰期,保证充足水分供应。
冬季:减少浇水,每周一次,保持土壤微干。
五、施肥技巧
生长期施肥:春秋季每月施一次稀释液态复合肥,遵循“薄肥勤施”原则。
花期施肥:花前增施磷钾肥(如花多多2号),促进花芽分化,每1-2周一次。
花后施肥:补充一次有机肥,帮助恢复树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