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库浏览完毕

重新浏览
推荐图库
1 / 1

​吊车钢丝绳磨损到什么程度必须更换?

日期:2025-04-09     点击:3    评论:0    查看原图
简介:












 在吊车作业过程中,钢丝绳承担着吊运重物的关键任务,其安全性至关重要。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,钢丝绳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磨损现象。明确吊车钢丝绳磨损到何种程度必须更换,是保障吊车安全运行、避免事故发生的关键环节。​
 钢丝绳磨损程度的判定,有多个明确的标准。首先,从直径减小方面来看,当钢丝绳的实测直径相对于公称直径减小达到一定比例时,就需要更换。一般而言,对于吊运熔化或赤热金属、酸溶液、爆炸物、易燃物及有毒物品等的起重机,其钢丝绳直径减小超过公称直径的 5%时,必须更换;而对于其他用途的起重机,若钢丝绳直径减小超过公称直径的 7%,也应予以更换。例如,一根公称直径为 20mm 的普通起重机钢丝绳,当测量其直径小于 18.6mm(20×(1 - 7%))时,便已达到更换标准。这是因为钢丝绳直径减小会直接降低其承载能力,在吊运重物时,极易因无法承受拉力而断裂。​
 其次,断丝数量也是重要的判断依据。在一个捻距内,若断丝数量达到一定数值,钢丝绳就不能再继续使用。不同结构的钢丝绳,其允许的断丝数量有所差异。以常见的 6×19 类钢丝绳为例,在交互捻制的情况下,一个捻距内断丝数达到 10 根时,就必须更换;对于 6×37 类钢丝绳,一个捻距内断丝数若达到 19 根,同样需要更换。这里的捻距是指钢丝绳围绕绳芯旋转一周(360°)的轴向距离。断丝的出现会使钢丝绳的受力分布发生变化,剩余钢丝承受的拉力增大,从而加速钢丝绳的损坏,当断丝数量超过规定,钢丝绳随时可能发生断裂,引发严重事故。​
 再者,钢丝绳的磨损还包括表面磨损和内部磨损。表面磨损通常可以通过肉眼观察,当钢丝绳表面出现明显的沟痕、擦伤,或者外层钢丝磨损达到其直径的 40%时,应立即更换。内部磨损则相对难以察觉,需要借助专业工具进行检测,如采用钢丝绳探伤仪。若检测发现内部钢丝有磨损、锈蚀等情况,且影响到钢丝绳的整体强度,同样要及时更换。​
 为准确判断钢丝绳的磨损程度,日常的检测工作必不可少。操作人员应定期对钢丝绳进行外观检查,观察是否有断丝、磨损、变形等异常情况。同时,可使用卡尺等工具测量钢丝绳的直径,与公称直径进行对比。对于重要的吊车设备,还应建立钢丝绳使用档案,记录其使用时间、吊运重物情况、检测结果等信息,以便综合分析钢丝绳的磨损趋势,及时发现潜在问题。​
 吊车钢丝绳磨损程度的判断有着严格的标准,涉及直径减小、断丝数量、表面及内部磨损等多个方面。只有严格按照标准,准确判断并及时更换磨损超标的钢丝绳,才能确保吊车作业安全,为各项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保障。
打赏
更多>推荐图库
0相关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