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供货总量:
- 发货期限: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3 天内发货
- 所在地:广西 玉林市
在建筑施工领域,轻质砖凭借其质轻、保温、隔音等诸多优势,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项目中。然而,在施工过程中,若操作不当,极易出现一些错误,影响轻质砖墙体的质量与性能。以下是轻质砖施工时常见的 5 个错误,来看看你是否犯过。
错误一:基层处理不当
许多施工人员在使用轻质砖前,对墙体基层的处理不够重视。若基层表面存在灰尘、油污、松散颗粒等杂质,会导致轻质砖与基层之间的粘结力不足。在后续使用过程中,墙体可能出现空鼓、开裂等问题。正确做法是在施工前,必须将基层表面清理干净,对于不平整的基层,要进行找平处理,确保基层坚实、平整,为轻质砖的铺贴奠定良好基础。
错误二:砌筑方式有误
轻质砖的砌筑方式有着严格要求。部分施工人员为图方便,未按照规范进行错缝砌筑。这种错误的砌筑方式会削弱墙体的整体性和稳定性,使墙体在受力时容易出现裂缝,降低墙体的承载能力。标准的轻质砖砌筑应遵循错缝原则,上下皮砖的竖向灰缝应相互错开,错开长度一般不宜小于砖长的 1/3。通过合理错缝,能有效增强墙体的抗剪强度和稳定性。
错误三:粘结剂使用不规范
粘结剂在轻质砖施工中起着关键作用。有些施工团队为降低成本,选择质量不合格的粘结剂,或者在调配粘结剂时,未按照规定比例进行,导致粘结剂粘结强度不够。这会使轻质砖之间的连接不牢固,严重影响墙体质量。施工时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专用轻质砖粘结剂,并严格按照产品说明进行调配,确保粘结剂的性能达标,以保证轻质砖之间的粘结牢固性。
错误四:未设置构造柱和圈梁
在一些较高或较长的轻质砖墙体施工中,若不设置构造柱和圈梁,墙体的抗震性能和稳定性将大打折扣。当遭遇地震或较大外力作用时,墙体容易倒塌,危及生命财产安全。根据建筑设计规范,对于长度超过一定数值或高度较高的轻质砖墙体,必须合理设置构造柱和圈梁,增强墙体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,提高其抗震能力。
错误五:忽视后期养护
轻质砖墙体砌筑完成后,后期养护同样重要。但部分施工人员往往忽略这一步骤,导致墙体出现收缩裂缝。轻质砖具有一定的吸水性,在施工完成后,需定期对墙体进行洒水养护,保持墙体湿润,使粘结剂充分水化,提高粘结强度,减少墙体因干燥收缩而产生裂缝的可能性。一般养护时间不少于 7 天。
轻质砖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,任何一个小错误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。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操作,避免上述常见错误,确保轻质砖墙体的质量,为建筑工程的安全与稳定提供有力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