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供货总量:
- 发货期限: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3 天内发货
- 所在地:山西 晋城市
在各类工程建设的吊装作业中,地面承重力是否达标是保障作业安全与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。一旦地面承重力不足,吊车在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下陷、倾斜等状况,严重时甚至引发吊车倾覆,造成设备损毁、人员伤亡等重大事故。因此,当面临地面承重力不够的情况时,必须迅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与加固。
当发现地面承重力不足时,首先要做的是对作业现场进行全面、细致的勘察。精确测量地面的实际承载能力,这可以借助专业的土壤检测仪器,通过对不同点位土壤样本的分析,获取土壤的各项力学参数,如抗压强度、压缩模量等,以此判断地面的薄弱区域和整体承载状况。同时,详细了解作业区域的地下管线、空洞等情况,避免在加固过程中对其造成损坏,引发次生灾害。此外,还要考虑周边环境因素,例如附近建筑物的基础结构、地形坡度等,因为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地面加固方案的选择与实施。
依据勘察结果,制定针对性强的地面加固方案。若地面局部区域承重力不足,且吊车作业位置相对固定,可采用铺设钢板的方式进行加固。选用厚度合适、强度足够的钢板,均匀铺设在吊车支腿下方及作业区域。钢板能够有效分散吊车的压力,将集中力转化为分布力,减轻对地面的局部压强。例如,在一些土质较软的施工现场,铺设厚度为 20 毫米左右的 Q345B 钢板,能显著提升地面的承载能力。如果作业区域较大,且地面松软程度较为均匀,搭建枕木垛则是一种可行的办法。将枕木按照一定的排列方式堆砌,形成稳固的支撑结构。枕木之间的间距要合理设置,既能保证足够的支撑面积,又要确保结构的稳定性。一般来说,对于普通的吊装作业,枕木垛的高度可根据地面松软程度设置在 0.5 - 1 米之间,间距控制在 20 - 30 厘米。
对于地面承重力严重不足,且作业时间较长、对地面稳定性要求极高的情况,可采用打桩加固的方法。根据作业区域的大小和承载要求,选择合适的桩型,如预制混凝土桩、钢桩等。通过专业的打桩设备,将桩打入地下较深的坚实土层,利用桩的侧摩阻力和端承力来承担吊车的荷载。打桩的数量、间距以及深度需经过严格的力学计算确定,以保证地面能够承受吊车作业时产生的巨大压力。此外,还可以对地面进行土壤固化处理,向土壤中添加固化剂,如水泥、石灰等,通过搅拌等工艺,使土壤与固化剂充分混合,发生化学反应,从而提高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。在一些地基条件较差的场地,采用这种方法可大幅提升地面的承载能力,满足吊装作业的需求。
在实施地面加固措施后,还需对加固效果进行实时监测。在吊车作业过程中,密切观察地面是否有下陷、变形等异常情况,利用水准仪、全站仪等测量仪器,定期测量吊车支腿处及作业区域地面的沉降量。一旦发现地面沉降超过允许范围,应立即停止作业,分析原因并采取进一步的加固或调整措施,确保吊装作业在安全、稳定的地面条件下顺利完成。